游客
题文

请据图回答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问题:

(1)图甲中光能激发了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        释放出高能电子e,e最终传递给       转化成a物质,a物质参与暗反应中的     过程。
(2)图乙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温度的关系。在温度为10℃时,光照强度大于    千勒克司后,该植株光合速度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20℃时,光照强度由4千勒克司瞬时上升至12千勒克司,此刻该植株叶绿体内C5化合物的含量将    。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12千勒克司时,限制该植株光合速度的因素是      
对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

30℃
15℃黑暗
一定光照10h
黑暗下5h
释放O2640mg
释放CO2220mg
5h释放CO2110mg

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晚上均温15℃、有效日照10小时环境下,该植物一天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g。
(3)图丙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在a、b、c、d四种浓度中,储藏该植物器官的最适氧浓度是       ;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       倍。
(4)丁图是某植物根及其P、Q、R段的放大示意图。P、R两处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是:P处细胞都具有             结构而R处细胞没有。将R处细胞制片观察,发现细胞处于
         期的数目最多。丁图中分裂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

A.细胞l B.细胞2或3 C.细胞5或6 D.细胞2、3、4、7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5分)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 300 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 8 ~ 10 cm。 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 所有处理设置 3 次重复,实验持续 2 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处理设置 3 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_________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
(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 _________关系。
(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 _____的复杂性, 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的速率。
(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 _________ (填序号)。
①鸟②土壤质地③光照④水体肥力⑤稻田杂草

如图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是______(填a或b)。
(2)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_____(填a或b),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率相同,不同),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为_。
(3)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若干年后该种群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主要依据___________。

如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 ][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调节网络。
(2)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的浅黄色的液体来源于[ ],呼吸酶主要存在于[ ]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下列简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1)上图中I表示
(2)②过程表示细胞对抗原进行摄取和处理,并传递给T细胞
(3)当“病毒”侵入到组织细胞中后,机体一定要通过免疫,使宿主细胞破裂,释放出病毒,然后再通过免疫,才能最终清除病毒。
(4)HIV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细胞,逐渐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5)已免疫的机体,再次遭遇同种病毒侵入时,其免疫过程主要是(填图中数字)。
(6)注射从已经康复的SARS患者体内取得的血清,对SARS有治疗作用,原因是

如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2)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3)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
(5)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收缩、不收缩);刺激b处,肌肉(收缩、不收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