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写道:“八百里兮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根据当时社会背景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当时经济凋敝 B.表达了作者恢复中原的愿望
C.当时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D.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混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说,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这说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至今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说法

A.混淆了中央集权制与联邦制的概念
B.论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时代意义
C.区分了中央集权制与联邦制的差异
D.说明了联邦制也是一种中央集权制度

1796年9月,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在行使权力时,把自己限制在宪法的范围内。”华盛顿意在强调

A.联邦制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司法独立原则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者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材料体现了

A.民主共和 B.中央集权 C.地方分权 D.分权制衡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文章所反映的政治体制近似于

A.君主专制 B.共和制 C.贵族制 D.君主立宪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人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的表现是

A.《大宪章》的签署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兴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