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式为CnH2n+1OH(n≠1)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n的最小值是( )
A.2 | B.3 | C.4 | D.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oC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以下“理解”,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可能在空气中进行 |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
C.另一种化合物是NaCl |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
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0<V(HCl)<10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B.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NaHCO3 |
C.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mL(标准状况) |
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A.若甲为Al,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
B.若甲为氮气,则丁可能是O2 |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
D.若甲为Ca(OH)2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
下列现象或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氯化铵晶体和碘晶体加热都产生气体 |
B.KMnO4、二氧化锰分别与浓盐酸混合(可加热),都产生黄绿色气体 |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 |
D.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再加入硝酸或苛性钠溶液,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
下列画有横线的反应物在反应中不能完全消耗的是
A.将含有少量CO2的CO通入足量Na2O2的试管中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 |
B.向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CaO的混合物中加几滴水 |
C.将1molCu置于含2molH2SO4的浓溶液中加热 |
D.在强光持续照射下,向过量的Ca(ClO)2浊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