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2010年初,大范围降雪、降温天气侵袭全国很多地区,“电荒”再次来临。受席卷全国的寒潮影响,中国各地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京津唐地区、湖北、江西、河南、安徽、重庆等省市区电力供应面临严峻考验,华中华东多个城市拉闸限电,电煤供需矛盾再度显现,电荒再次不约而至。据此完成25—26题。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2010年初,导致全国很多地区遭受大范围降雪、降温天气侵袭的天气系统是
去年入冬以来,中国多个省份供电形势持续紧张的原因可能有
①国内经济复苏、用电需求强劲②寒潮提前、取暖负荷上升较快③我国水能资源贫乏、水电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需求④我国的企业和居民在电力方面消耗大,浪费多,粗放式生产方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如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回答23~24题。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 B.河流沿岸平原 | C.河边滩地 | D.三角洲 |
与黄河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地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 B.太阳辐射强 | C.水资源丰富 | D.土壤肥沃 |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21~22题。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则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
据报道,2000年12月3日长江沿岸26个城市市长提出,要将长江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河产业带”。据图回答19~20题。对图中五个沿江城市描述正确的是
A.除南京外,其它城市都有汽车工业 |
B.不是依靠河流,而是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是攀枝花市 |
C.对长江流域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城市是重庆市 |
D.上海成为钢铁基地的原因是原材料丰富 |
关于长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将使西北和华北地区的人们喝上长江水 |
B.长江上游山区的水体污染严重 |
C.“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江段水患严重,需用加固堤防予以解决 |
D.长江流域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南地区 |
读我国某工业基地示意图,回答17~18题。该工业基地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 | B.辽中南工业基地 |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D.沪宁杭工业基地 |
该工业基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主要得益于
A.交通便利 | B.资源丰富 |
C.政策扶持 | D.市场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