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秋日三首(其二)
高翥①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②。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①高翥(zhù) (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②蛩:蟋蟀。螀(jiāng):蝉。
8. 本诗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为什么?
9.本诗虽为写景,人情味却极浓,试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的后两句。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后面题。
上小楼·隐居
【元】任昱注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庐,陶令松菊,张翰莼鲈。
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任年年落花飞絮。
【注释】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生卒年不详。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人,少时好游历,一生不佳。诗歌的题目是“隐居”,作者围绕“隐居”依次写了哪些内容?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本曲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选择两三例分析作者通过这种手法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水边偶题
罗隐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柯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注】①罗隐:晚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②丘轲:孔丘、孟轲,周召:周公、召公。③浆邑先生:庄子。这首诗的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颈联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忆秦娥
刘辰翁
中斋①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烧灯节②,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③。
注释:①中斋:邓剡的号。邓剡,和刘辰翁同乡,曾入文天祥幕府,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不仕。②烧灯节:即上元节(俗名元宵节)。③梅发:白发。“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请比较分析一二句中的“泉声”和“鸡鸣”的作用。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3)这首诗按什么顺序写的?请概括全诗的构思脉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这首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