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I部分每空1分,II部分每空2分,共25分)高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小学一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遗传病的调查,在调查中针对两个患病的同学小王和小李的遗传病绘制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如下:

I、在小王的家族中,患有一种遗传病(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兴趣小组绘制了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但不慎将其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图一,请问:
(1)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小王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2)7号的基因型是            ,16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3)若16号和正确碎片中的18号婚配,预计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4)对于该遗传病,大约在70个表现正常的人中有一个携带者,若17号与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           
II、在小李的家族中,有的成员患有甲遗传病(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有的成员患乙遗传病(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如图二所示。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问:
(5)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   ____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
(6)III7和III8为异卵双生兄弟,那么这两兄弟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7)写出下列两个个体的基因型: Ⅲ9_________,Ⅲ11__________。Ⅲ9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种,在一次排卵时若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dXb的概率为       
(8)若Ⅲ9和Ⅲ11婚配,若生一个男孩患甲病的概率为        ;生一个患乙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子女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乙肝疫苗的使用可有效阻止乙肝病毒的传播,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重组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一种病毒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接种上述重组乙肝疫苗不会在人体中产生乙肝病毒,原因是    

(2)制备重组乙肝疫苗时,需要利用重组表达载体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中表达。重组表达载体中通常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能识别载体中的启动子并驱动目的基因转录的酶是    

(3)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后,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染色体中,需要从酵母细胞中提取  进行DNA分子杂交,DNA分子杂交时应使用的探针是    

(4)若要通过实验检测目的基因在酵母细胞中是否表达出目的蛋白,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为了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常需要从生物材料中分离纯化蛋白质。某同学用凝胶色谱法从某种生物材料中分离纯化得到了甲、乙、丙3种蛋白质,并对纯化得到的3种蛋白质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分别代表电泳槽的阳极和阴极)。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乙的2倍,且甲、乙均由一条肽链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在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迁移的方向是    (填“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

(2)图中丙在凝胶电泳时出现2个条带,其原因是    

(3)凝胶色谱法可以根据蛋白质    的差异来分离蛋白质。据图判断,甲、乙、丙3种蛋白质中最先从凝胶色谱柱中洗脱出来的蛋白质是    ,最后从凝胶色谱柱中洗脱出来的蛋白质是    

(4)假设甲、乙、丙为3种酶,为了减少保存过程中酶活性的损失,应在   (答出1点即可)条件下保存。

某旅游城市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后,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水体鱼明显增多,甚至曾经消失的一些水鸟(如水鸟甲)又重新出现。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水鸟甲的种群密度通常使用标志重捕法,原因是    

(2)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来看,水体中的鱼,水鸟属于    

(3)若要了解该城市某个季节水鸟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请围绕除食物外的调查内容有    (答出3点即可)。

基因递送是植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技术之一,我国多个实验室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基因递送系统(切—浸—生芽Cut﹣Dip﹣Budding,简称CDB法)。图1与图2分别是利用常规转化法和CDB法在某植物中递送基因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从外植体转变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属于_____;从愈伤组织到幼苗的培养过程需要的激素有生长素和_____,该过程还需要光照,其作用是__________。

(2)图1中的愈伤组织,若不经过共培养环节,直接诱导培养得到的植株可以保持植株A的_____。图1中,含有外源基因的转化植株A若用于生产种子,其包装需标注_____。

(3)图1与图2中,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可将外源基因递送到植物细胞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酶( P D S )缺失会导致植株白化。某团队构建了用于敲除 P D S 基因的 C R I S P R / C a s 9 基因编辑载体(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利用图2中的CDB法将该重组载体导入植株B,长出毛状根,成功获得转化植株B。据此分析,从毛状根中获得阳性毛状根段的方法是__________,图2中,鉴定导入幼苗中的基因编辑载体是否成功发挥作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

(5)与常规转化法相比,采用CDB法进行基因递送的优点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海洋牧场是一种海洋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在特定海域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以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是海洋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牧场改善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使某些经济鱼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_;海洋牧场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2)人工鱼礁投放海底一段时间后,礁体表面会附着大量的藻类等生物。藻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能有效降低大气中 C O 2 含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在同一片海域中,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和未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出现环境差异,从而引起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_____结构。

(4)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是海南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该牧场某年度重要经济鱼类(A鱼和B鱼)资源量的三次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分析,12月没有调查到A鱼的原因可能与其_____的生活习性有关,4月、8月和12月B鱼的平均资源量密度呈_____趋势。

(5)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与邻近海域主要消费者的群落结构指标见表。与邻近海域相比,该牧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群落结构指标

不同区域

营养级长度(NR)

摄食来源多样性水平(CR)

平均营养级多样性(CD)

三亚蜈支洲岛

7.60

6.36

1.92

南海中西部

4.91

3.49

1.20

陵水湾

4.66

4.45

1.49

南沙群岛西南部

4.30

3.40

1.0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