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20世纪美国50—90年代经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呈现出相对稳定,持续高速发展的基本特征
B.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出现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
C.80年代,通过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扭转了经济颓势
D.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服务业和旅游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基于这种理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
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
B.“断发”具有政治色彩
C.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D.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