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
A.基因工程 | B.蛋白质工程 | C.基因突变 | D.细胞工程 |
右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色素乙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最快 |
B.提取色素时加入乙醇是为了防止叶绿素分解 |
C.水稻在开花时节,叶片中色素量是(甲+乙)<(丙+丁) |
D.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
关于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只在有氧呼吸中产生 | 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的底物 |
C.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 D.有氧呼吸的场所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
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氧浓度(%) |
a |
b |
c |
d |
产生CO2的量(mol) |
9 |
12.5 |
15 |
30 |
产生酒精的量(mol) |
9 |
6. 5 |
6 |
0 |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呼吸产生的CO2为6 mol
B.氧浓度为c时,消耗葡萄糖有50%通过酒精发酵
C.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D.氧浓度为a时, 不进行有氧呼吸
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会产生乙醇的是( )。
A.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 | B.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 |
C.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 | D.受涝的植物根细胞 |
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 |
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CO2 |
C.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
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