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 )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 |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条链的C:A=2:1 |
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控制好发酵的条件是十分重要的,下列关于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处理正确的
A.提高谷氨酸棒状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提高谷氨酸的合成速度 |
B.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好氧型细菌,发酵过程中应进行通气(无菌空气)和搅拌,以提高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
C.控制碳、氮比例为3:1,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大量繁殖,抑制谷氨酸的大量合成 |
D.在发酵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谷氨酸高效持久的大量合成 |
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
B.血浆蛋白的合成 |
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D.食物中的淀粉消化成葡萄糖 |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
C.Na+、O2、葡萄糖、神经递质 |
D.Ca2+、细胞膜上的载体、氨基酸、葡萄糖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
B.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占2/3 |
C.红细胞、淋巴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淋巴、组织液 |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
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