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题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I、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根据多次计数的平均值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见右下图,纵轴为酵母菌细胞数)。请回答: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酵母菌/mL |
培养温度(℃) |
A1、A2、A3 |
10 |
0.1 |
20 |
B1、B2、B3 |
10 |
0.1 |
10 |
C1、C2、C3 |
10 |
0.1 |
5 |
该小组探究的课题是 。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图中最可能代表A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II、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
组别 |
清水 |
浓度a |
浓度b |
浓度c |
浓度d |
浓度e |
平均株高(cm) |
16 |
20 |
38 |
51 |
42 |
24 |
(1)该实验结果能否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生长具有两重性? 。理由是 。
(2)请完善进一步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的实验步骤:
① ;
②取同一批种子使其萌发,从中选取株高、长势相同的芹菜幼苗 ;
③分别 喷洒对应组的芹菜幼苗;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再计算平均值。
(9分)下图为科学家培育抗棉铃虫棉花的研究路线图。请据图回答:
(注:Kan 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1)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
(2)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
(3)离体棉花叶片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4)科学家发现某些转基因抗虫植株体细胞含两个抗虫基因,假设这两个基因在染色 体上随机整合,出现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假定抗虫基因都能正常表达,且各型配子活力相同。请设计实验,确定该转基因植株基因的组成是哪一种。
①实验步骤:
I选用该转基因抗虫植株与________进行杂交。
II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和比例。
②结果预测:
I若不考虑交叉互换__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__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__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II若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之间发生一次交叉互换,则________(填"甲"、"乙"、" 丙") 的实验结果可能会与I的预测结果不同。
(7分)亲核蛋白是在细胞质内合成,然后输入到细胞核发挥作用的一类蛋白质,有些亲核蛋白具有头尾两个不同的结构域,科学家对其核输入过程进行了研究,请据图回答:
(1)亲核蛋白有很多种类型,组成这些蛋白质的单体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科学家利 用________酶将亲核蛋白进行有限的水解, 并对其头部和尾部分别进行同位素标记,然后利用________技术将相关物质注入到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
(3)实验结果分析:
①实验一、二、三表明能进入细胞核的物质有________,实验四将尾部结构包裹在胶体金颗粒上,再注入细胞质,也能在核内积累。这些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对于亲核蛋白的核输入具有关键作用。
②科学家还发现,不同大小的蛋白质都可以进入细胞核,由此推测核膜上________是可调节的。
(4)进一步研究发现,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特定的氨基酸信号序列,其与核膜或细胞质中________特异性结合,起到了定位的作用。
(10 分)细叶桉为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喜光耐旱高大乔木,蛤蒌是我国南方地区生长在树林中半阴处的常见植物。图甲为这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 P/R) 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表示细叶桉的曲线是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a时,B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速率________("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B植物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
(3)若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突然从d变为b,则短时间内A植物叶肉细胞中的C3将________。
(4)科研人员设想,在细叶桉人工林下种植经济作物,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照等资源,也能提高细叶按人工林群落的________。据此,研究了细叶桉凋落叶对蛤蒌幼苗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见图乙,请据图回答:
①在凋落叶量为30(g/kg土壤) 时,主要影响了蛤蒌幼苗光合作用过程中的________速率,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在凋落叶含量为90(g/kg土壤)时,C3生成速率下降,说明蛤蒌幼苗对________的利用下降。
②研究表明,细叶按的凋落物对当地多种植物的影响与对蛤蒌幼苗的影响相同。因此,若在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细叶按,会降低当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
(6分)确定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以后,科学家曾提出如下问题:核糖体所含的RNA是翻译的模板吗?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大肠杆菌在重培养基(15NH4Cl和13C-葡萄糖)上培养,使细菌上各种成分(包括细菌核糖体)被重的同位素标记。然后,他们使用T4噬菌体感染细菌(噬菌体感染后,宿主细胞将不合成自身成份)。
②将细菌转移到轻培养基(14NH4Cl和12C-葡萄糖)上培养,同时,将放射性标记14C的尿嘧啶加到培养基上。对核糖体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析。
若实验结果是:所分离的核糖体密度______(全为重/全为轻/中等密度/轻重均有),且新出现的含14C的RNA是以_______为模板转录而成。则否定核糖体所含的RNA是翻译的模板的猜想,而新合成的RNA称作________。
(8分)水稻为二倍体植物,染色体组成为2n=24。若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数目为三条,则称为三体水稻,三体水稻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随机分离,产生两类配子,一类是n+l型,即配子含有两条该同源染色体;一类是n型,即配子含有一条该同源染色体。卵细胞为n+l型可育,花粉则不育。
(1)从变异类型分析,三体水稻的形成属于______,形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_______,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某对姐妹染色单体未能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已知水稻有香味(b)为隐性突变产生的性状,利用普通水稻与三体水稻(如7号三体)杂交,可判断等位基因(B、b)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现以纯合无香味普通水稻(BB)为父本,与7号三体且有香味的水稻(母本)杂交,从F1中选出三体植株作为父本,分别与有香味普通水稻(bb)进行杂交得F2,分析可知:
若等位基因(B、b)位于7号染色体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若等位基因(B、b)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