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一、二的结果分别用下图中的(1)、(2)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除满足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外,还必需在适宜的                等外界条件下进行。
(2)实验一的自变量是               ,图(1)中a点条件下番茄植株相对生长速率低于b点的主要原因是                  。日温26℃、夜温20℃一定是番茄植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组合吗?               ,理由是                  。
(3)图(2)表示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              
②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理由是              
③根据图(2)在图(3)中以A为起点画出该密闭容器内CO2含量变化的曲线。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单倍体诱导与利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表示由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所采用的常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        ,其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       
(2)用③培育④的常用方法Ⅲ是    。由③培育出④再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称为    ,其优点是        
(3)由③培育成⑥常用的方法Ⅳ是    ,其形成的⑥称    倍体,培育⑥所依据的原理是      

番茄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高秆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1)若过程①的F1自交3代,产生的后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________种;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番茄,通过筛选得到的高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约有____________株。
(3)过程③由导入抗病基因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株需要利用__________技术。
(4)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刚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足够大.不发生.不发
.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
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
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
;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
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会.不会)发生改变。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新品种。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的植株。
(2)为了获得上述植株,应采取基因型的两亲本进行杂
交。
(3)在培养过程中,常用的试剂为,作用原理为
(4)与杂交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的主要优点为,而杂交育种的主要目的是(A获得纯合子 B获得杂种优势)。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3)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其中B所示蜥蜴群体中W的基因的频率为
(4)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发生了改变。
(5)上述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多样性(从生物的多样性角度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