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分)实验题(一)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0.6ml,用滴管向量筒内滴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1ml,若把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
(1)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25mm,则油酸薄膜的面积约为S= m2;
(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V = m3;
(3)由以上数据,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 m。
(二)某同学用图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以下哪些__________ .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 B.小球a、b的质量ma、mb |
C.小球a、b的半径r | D.小球a、b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时间t |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2)小球a、b的质量ma、mb应该满足什么关系:ma mb(>、=、<)
(3)为测定未放被碰小球时,小球a落点的平均位置,把刻度尺的零刻线跟记录纸上的O点对齐,右图给出了小球a落点附近的情况,由图可得OB距离应为__________cm.
(4)按照本实验方法,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__________ _ .
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长度的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
B.弹力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簧长度的增加量成正比 |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 N/m |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 D.每次记准绳的方向 |
(2)下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则其中_______同学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若取M=0.4 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_.
A.m1=5 g B.m2=15 g C.m3=40 g D.m4=400 g
(2)下图为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距离如图,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图线有纵截距的原因是________.
(4)乙、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取相同的标度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小明同学在学完力的合成与分解后,想在家里做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只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A.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
B.在一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杯, 记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
C.将一根大约30 cm长的细线从杯带中穿过,再将细线两端拴在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靠近白纸处用手对称地拉开细线,使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在白纸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所示. |
D.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弹力的图示(两弹力夹角为60度),如图乙所示,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F′. |
(1)在步骤C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
(2)在步骤D中,合力F′=________N.(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