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史纪事本末》卷14记载:“(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这说明        
①明初仍曾存在过宰相制度           ②朱元璋设科举的目的是实心求贤
③当时的科举以“文词”取士         ④明初曾废除过科举制度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粱启超的《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以现代政体理论为“平台”,采用了“专制”、“贵族制”、“封建制”等概念,基于中国史的内在发展逻辑,为历代政治史勾画出一个基本轮廓,并阐述了中央集权、外戚势力、异族政权和部落贵族、宰相权臣等重大问题。其基于政治体制、政治形态的历史分期,体现了

A.文明史观 B.制度史观
C.革命史观 D.整体史观

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公元4至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海禁政策与朝贡贸易是明代初期对外贸易的两大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禁止民间贸易活动,另一方面,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从事官方贸易活动,如郑和七下南洋。其实质

A.发展海外贸易 B.成为海上强国
C.巩固封建统治 D.表明大国身份

公元666年,唐高宗准备举行封禅大典。皇后武则天提出由她自己来祭地。八年后,她又提出改“父在为母服丧一年”为“服丧三年”。690年,武则天做了女皇帝。这反映了

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有所改变
B.武则天有超强的个人能力
C.唐代有不拘礼数的传统
D.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下图是分别出土于今四川广汉、新都地区的东汉画像砖。图片反映了当时

A.商品交换的盛况 B.农业生产的场景
C.手工业作坊的生产情况 D.帝王的封禅大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