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中,“事实”和“解释”并不相同。学习历史就要知道如何分辨两者的区别。以下的历史叙述中,属于“解释”的是
| A.西周建立后对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封邦建国制 |
| B.魏晋时期的分裂,是由地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引起的 |
| C.商鞅依据军功授爵,爵位为二十级 |
| D.孔子整理古典文献,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 |
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规定要达到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 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
|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 |
| D.借用资金和经济政策发展工业 |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宣布收归国有的有()
①银行②铁路③大工业④一切企业⑤地主土地⑥皇室土地⑦寺院土地
| A.①②③④ | B.④⑤⑥⑦ |
| C.①②③④⑤⑥⑦ | D.①②③ |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革命措施,其中旨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是()
| A.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 |
| B.没收地主、皇室、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
| C.与德国签订和约,退出战争 |
| D.实行农业集体化 |
关于中俄两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革命前社会性质相同 |
| B.革命方式都是通过暴力革命方式 |
| C.革命道路都是由城市走向农村 |
| D.都经历了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
1918年春,苏维埃政府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下列关于此和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俄国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
| B.是同帝国主义的妥协 |
| C.为其赢得巩固政权的宝贵时间 |
| D.瓦解了同盟国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