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城镇早期形成的主导因素和促进该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2)随着城市的发展,请从土地、农业结构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3)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市政府计划将在R地块建一新工业区,该工业区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
下图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B.C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其最早出现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B.C三城市中,最后形成的应是。
(2)城市B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3)B所在国家的首都20世纪70年代后,该城人口有所下降,大量人口迁往卫星城,这种现象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读图3和图4,回答下列问题。
图3 1950-2000年中国人口自然变动 图4 中国人口增长变化状况的预测
(1)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2)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年,2010年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缓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_____。
(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读下列图表回答:
(1)表1、图1和图2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和。
(2)由表1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3)解释图2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的原因是
。
雪线指常年积雪的下界,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读图,“我国某地区雪线高度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沿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并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2)此区域由西北向东南自然景观变化规律为荒漠和半荒漠、草原、草甸、森林,试分析形成此变化规律的原因
(3)说出图中①、②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差异,并简述①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材料一中C方框区域放大图
(1)材料一所示区域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是
;A地年降水量范围在之间。
(2)材料一虚线圆内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其东部主要是,西部主要是。(2分)
(3)近年来,材料一B处因地制宜种植葡萄、枸杞,简述其发展该特色农业的有利自然
条件。
(4)材料二为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5)材料二图示沿海地区是我国重化工基地,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有利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