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4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离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2.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D.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2013年10月7日,受台风“菲特”影响,浙江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水灾。70%以上城区受淹,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受灾,受灾人口832870人,城区大面积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大部分住宅小区低层进水,主城区全线停水、停电,商贸业损失严重。为准确了解灾害,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河水水位宜采用( )

A.人工拍摄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多媒体技术

要准确快捷统计测算出各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

A.传感器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

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季节变化最小

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
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

诗歌民谣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回答下题。
8.“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以上诗句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甲、乙、丙、丁区域( )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差异大

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