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分异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经度地带的分异
2. 图中H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地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气候

当地所产的柑橘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皮薄但含糖量低,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水源差异
B. C.土壤差异 D.气候差异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至64岁人口数)×100%]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中国“人口机会窗口”期在年前后达到顶点,此时的人口负担系约为

A.1990   50% B.2010  40% C.2020   45% D.2030  50%

关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口机会窗口”期社会负担轻,利于经济发展
B.三个国家在“人口机会窗口”期劳动力充足且工资低廉
C.根据中日韩“人口机会窗口”期可知,该时期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
D.“人口机会窗口”期以后,14岁以上人口比重太大,人口增长,人口压力大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为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示意图,关于这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B.甲地的等级最高
C.乙地的服务人口最多   
D.甲地拥有乙、丙所没有的功能

2010年入冬以来,蔬菜价格上涨引起社会关注。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 回答下列各题。

为了保障城市蔬菜供应,该地设想建立城市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土质疏松,土壤肥沃
B.光.热.水资源丰富
C.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D.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随着国家“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转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E地

A.水资源日益缺乏 B.土地价格上涨
C.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D.政府政策发生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