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9是“我国部分海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A是_____海峡,它是我国的 _________ 海(水)。
(2)布袋盐场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
(3)图中沿海地区是我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地区,红树林的生态意义 ___ , ____。
(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读甲、乙两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b河比较,a河水文特征有何明显的不同?
(2)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别说明A、B两山脉对所在地区冬季气候的影响。
(3)B山脉以北的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指出该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采取哪些措施。
(4)当城市D的人影为一年中最短时,北京的人影朝向。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图16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说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简要分析原因。
(3)试分析丙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下图为世界某两个地区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大海域有哪些共同的矿产资源?在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2)甲图中C岛东部沿海将要建设卫星发射中心,试分析其区位因素。
根据我国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9分)
材料一:见下表单位:万人
材料二: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的百分比图。
(1)将广东省、上海市、湖北省、青海省1990年一2000年人口增长幅度由高到低排序?(2分)
(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均衡,自1990年以来,和人口增长较快。试分析这些地区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3分)
(3)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属于型,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较快的主要原因是。(2分)
(4)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2分)
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青藏铁路的建设经历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千米。
材料二、京沪高速铁路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预计2011年建成投入运营。总长度1318千米,将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客运专线之一,其中“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061千米。
(1)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都有“以桥代路”的特点,分析两条铁路“以桥代路”的不同目的。
(2)分析青藏铁路起讫点所在地区发展河谷农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条件。
(3)比较说明京沪铁路起讫点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