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CTV.com消息(午夜新闻)报道:我国首支大学生北极考察队2008年2月28号从北京出发,前往北极。考察队的十名大学生是从全国3000多名报名选手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在为期半个月的考察活动期间,将深入挪威斯瓦尔巴德地区进行考察,还将进入被誉为北极科学圣地的新奥尔松地区,利用我国北极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有关图中①处附近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B.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降湿作用
C.从成因上看属于密度流 D.从成因上看属于风海流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流经③处洋流势力将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3.当②处洋流和④处表层洋流流向一致时,
A.长江口盐度较其他时期有所升高 B.我国东部盛吹东南季风
C.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风 D.天山雪线降低
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
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9一10题。
下列属于图1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 B.商品率高 | C.科技水平高 | D.单产高,劳动生产率低 |
在图2中的①、②、③、④处分别布局饲料作物、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 B.交通的发展 |
| C.技术水平的提高 |
| D.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
甲图中阴影表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范围,乙图表示甲图中相应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回答2一3题。
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西亚和中亚 |
| B.主要生产玉米、小麦等谷物 |
| C.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低,商品率高 |
| D.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需投人大量劳动力 |
乙图所表示的甲图中相应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 B.乳畜业 | C.混合农业 | D.水稻种植业 |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可知,下列有关A、B、C、D的农业地域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A属于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B属于混合农业
C.C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D.D属于季风水田农业
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 |
| B.水稻种植业主要以大农场经营为主 |
| C.要使水稻稳产,政府需大力投资水利工程建设 |
| D.水稻种植业属密集农业、自给农业、种植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