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将一年内逐日平均水位按递减次序排列,以水位为纵坐标,历时为横坐标绘成的曲线,称为水位历时曲线。下图为某河流某水文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水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据此回答1-3题。

1.此河流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积雪冰川融水
2.图中曲线表示水位历时曲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此河流水位高于58米时可通航,据图判断通航时间大约有
A.210天        B.240天       C.300天         D.366天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农民工是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体之一。和澳大利亚相比,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我国部分居民迁移到澳大利亚。我国的农民工和迁移到澳大利亚的中国居民在图中分别为()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对比遥感图像发现,今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

A.黄河上游泥沙 B.黄土高原泥沙
C.地上河河床 D.渤海海底泥沙

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有()

A.耕地面积减少
B.地下水位上升
C.黄河三角洲海岸后退加剧
D.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导致图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农业机械的发展 B.新作物的引进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灌溉技术的提高

当农业土地利用变迁到Ⅲ阶段时,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出现的共同现象最可能是

A.劳动力短缺 B.自然灾害频繁
C.农业投入不足 D.农产品生产过剩

关于美国农业带的叙述与图幅序号相符的是()

A.①亚热带农作物②小麦带③玉米带④棉花带
B.①玉米带②小麦带③棉花带④乳畜带
C.①棉花带②乳畜带③小麦带④玉米带
D.①棉花带②乳畜带③玉米带④小麦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