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竖直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静置于上端但不栓接,现施力F将小球下压至A静止,如图甲所示.然后突然撤去压力F,小球在竖直向上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弹簧原长位置B最高能至C点,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由A位置运动到C位置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 |
B.小球在A位置静止时一定有压力F > 2mg |
C.刚撤去压力F瞬时,弹簧弹力大小F弹 > 2mg |
D.刚撤去压力F瞬时,小球加速度a < g |
如图所示,从光滑的1/4圆弧槽的最高点滑下的小滑块,滑出槽口时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槽口与一个半球顶点相切,半球底面为水平,若要使小物块滑出槽口后不沿半球面下滑,已知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1,半球的半径为R2,则R1和R2应满足的关系是: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清洗楼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 , 则:
A.F1=![]() |
B.F2=![]() |
C.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与F2的合力变大 |
D.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减小,F2增大 |
在物理学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B.开普勒最早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
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 |
D.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F,使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拉力F及小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环的质量是1kg | B.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是30° |
C.前3s内拉力F的最大功率是2.5W | D.前3s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5.75J |
如右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m3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m1连接,且m1及m2与地面之间接触面光滑,开始时m1和m2均静止,现同时对m1、m2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过程中,对m1、m2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
B.由于F1、F2分别对m1、m2做正功,故系统动能不断增加 |
C.由于F1、F2分别对m1、m2做正功,故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 |
D.当弹簧拉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m1、m2的动能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