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为此新政采取的措施有
①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②发起“蓝鹰运动”
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④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历史学家指出: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在这种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意识指导下出现的最早的实践活动是()
| A.洋务运动 | B.民族工业兴起 |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与该思想相符合的洋务派活动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B.成立三支海军 |
| C.创办开平煤矿 | D.创设京师同文馆 |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①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如买办的形成④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下面关于工业时代经济组织发展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工场制度成为工业生产的普遍的组织形式 |
| 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垄断组织 |
| C.随着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跨国公司等经济组织形式 |
| D.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大企业始终保持着数量优势 |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这首诗赞叹的是()。
| A.高架铁路 | B.化学工业的进步 |
| C.电报电话 | D.火车的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