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给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五省区市人民生活和春耕生产带来严重困难。灾情发生后,各部委高度重视,联手应对。阅读下列材料:
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落实粮油货源,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置价格违法行为。财政部、民政部及时拨付救灾资金,全力支持受旱地区开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恢复农业生产等抗旱救灾工作。科技部制定组织农业专家赶赴云南,在保障灾区群众饮水、推广农业抗旱技术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利用多种方式开展抗旱减灾技术培训和宣传。国家防总、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加强雨情、水情、旱情的监测分析,加强对旱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应急水量调度以及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农业部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干旱缺水火灾防控难度加大等的特点,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合理使用警力、车辆装备,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从而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为什么西南旱灾会引发各部委的高度重视、联手应对?
(2)各部委的举措是如何体现政府职能的?
2008年11月9日,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省滁州市举行,歌会主题为“歌颂改革开放、歌颂美好家园、歌颂和谐新农村”。歌会将以中国农民歌会为平台,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宣传农村改革的历史意义和宝贵经验,宣传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宣传安徽干部群众敢想敢干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展示农村的新变化新风貌,展示中国农民的劳动创造和美好情感,展示安徽及全国各地多姿多彩的民歌民风。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举办首届“中国农民歌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调查,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5年的48.7%下降到2007年的34.7%,而同期的络阅读率从27.8%上升到36.5%。
材料二 2008年世界读书日的主要是“走向阅读社会,共享阅读快乐”。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共同发出通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读书、多读书 、读好书的良好风气。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倡导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对个人成长有什么积极意义。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它的一些精华迄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我们去继承、发行和弘扬。
(1)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2)今天,要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必须注意哪些因素的影响?
近几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交流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中国不断在海外举办或互办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感知中国”等颇具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迄今为止,中国与世界上121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外国和国际文化组织保持着各种形式的联系。
(1)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什么重要意义?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著名人文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名言。这对我们正确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什么启发?
材料一 体现中国工人阶级风貌的大庆精神,就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材料二 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弘扬大庆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