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日至2日,中央文明委召开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发言中指出,教育部与中宣部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几年来我们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等主题为切入点,要求各地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广泛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积极效果。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6分)
(2) 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分)
【原创】立国之道,唯在富民。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百姓关切的难题一一布署,从教育到医疗卫生,从就业到社会保障,从扶贫到户籍制度改革,处处透着民生关怀,一一回应了百姓生活的新向往。这说明了()
| A.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
|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 C.我国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对人民负责为工作的基本原则 |
| D.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改编】日前,北京市首个社区居务公开标准正式提出。按照标准,居委会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遵循相应的程序,采取多种方式,向全体社区居民公开政务、事务、财务等三大项近20小项内容。这有利于()
| A.居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
| B.进一步强化了居民自治的基础 |
| C.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透明度 |
| D.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
【改编】从药家鑫案到李天一案再到如今的上访妈妈案,有一种感觉:在舆论和法律的博弈中,舆论似乎有凌驾于法律的势头。舆论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司法公正的效用,并且能够代表一定社会群体对社会事件普遍的看法,能够防止以权谋私等不公正现象,然而,这决不能成为舆论干预司法独立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理由。这主要强调了()
①公民权利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②公民应该正确行使自己的基本民主权利
③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制度的高效性作用
④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改编】我国企业“走出去易,走进去难”,走出去过程中很容易“水土不服”。某乘用车企业积极探索并确立海外发展从“走出去”向“走进去”的战略转型,在国外投资兴建整车工厂,形成涵盖研发中心、主机厂、零部件厂等在内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生产、研发、员工的属地化。这启示我国企业要“走进去”()
①必须加强新能力与原核心能力的兼容
②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赢得外企的认可
③应在新的经营领域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④应将自己的企业文化植入被收购企业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原创】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的现实面前,中央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定向发力,“微刺激”政策不断出台,针对棚户区改造和中西部铁路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中央的定向“微刺激”可以()
①发挥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②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激发市场活力
③利用“两只手”合力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④通过定向行政性命令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