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我国国企和私企增长对比表

 
私企
国企
工业增加值
+18.7%
+6.9%
惠贽产
+20.1%
+14%
主业务收入
+18.7%
-0.2%
从业人数
+5.3%
+0.8%
总利润
+17.4%
一4.5%

 
材料二:对于我国经济中不同所有制成份的发展,有官员指出,思考经济的根据或者方法论每年都用“国进”或者“国退”这样的尺子来衡量不太符合中国的经济发展状态,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年头可能都会有变化。
材料三:继2005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2009年9月9日国务院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贯彻执行。后一个《意见》的第一条第一款是:“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律体系。”要求“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1)材料一对比表表明了我国2009年存在怎样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何意义?(12分)
(2)从辩证法的观点看,耍如何看待我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发展才能符合中国的经济发展状态?(10分) 
(3)材料三中包含哪些政治常识道理?试说明之。(10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2011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广泛响应、积极参与,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
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给新闻媒体带来清新之风,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蕴含了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6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能够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6分)

2012年 3月2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环保部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比,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收紧了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特别是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将加强对PM2.5的监测,及时公布监测数据。(PM2.5主要来自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1)国家环保部新闻发言人应邀对新标准实施的经济意义进行解读,请你为他拟定一份简要的发言提纲。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公民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贯彻落实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党和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不会允许物价上涨得不到遏制。温家宝总理指出,控制物价上涨关键是要采取四方面的措施:第一,控制货币流动性,也就是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第二,要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第三,要搞好流通,特别是要减少流通环节;第四,要管好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整个市场有序地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政府降低物价所采取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
材料二: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预测和应对经济问题。在经济生活中,企业与家庭之间的经济关系如图所示: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图中所示的经济关系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50年来,受气候、环境等客观因素和人类不合理开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我国每年由地震、旱涝、沙尘暴、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为更好地防灾减灾,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必要的应急知识,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1)请从规律的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侵袭?(4分)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频繁发生地震自然灾害,地震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是一种不规律的地壳运动。根据历史记录,全球7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最少的时候一年不到10次,最多的时候一年可达30多次。具体到某一区域,更是无法确定,可能几年才发生一次,也可能一年发生几次。目前地震学家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场地震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把握每一点蛛丝马迹,通过不断加深对地震的认识,为将来可能的突破打下基础。
(2)请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说明人类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7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产业化。
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的观点。(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