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七年制定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一号文件”的主题看,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清晰的思路是:着眼于从增加农民收入上升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这一变化表明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②人们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总是由不正确到正确的过程
③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④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亲,饿不饿,煮碗面条给你吃。不吃?又减肥?你可要hold住啊!”嘴巴里不断蹦出的微博体,早已成为潮人们的日常装备。微博盛行,引发全民造句热潮,而拥有无穷智慧的网友,无疑又让微博体不断翻出新花样,让大家过了一个热闹的2011。这一事实说明
| A.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唯一源泉 |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源 |
| C.教育在文化传播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 D.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从人生价值的角度看,漫画《无题》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只有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②只有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④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控制环境”。下列说法中与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A.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 B.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
| C.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 D.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宋 苏轼)诗中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②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
③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中央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是因为
| A.促进社会公平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
| B.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国家财政的应尽之责 |
| C.解决好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
| D.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