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12月7~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回答27~28题。
2009年11月26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目标: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材料蕴涵的生活与哲学道理是
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能正确地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一致认为:人类不是气候的主宰者,而是依存者。人与气候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也应该是友好的。这一观点说明

A.人类在实践中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B.人类随着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气候之间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D.在人类善待大自然同时,大自然也应该善待人类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化传播的高度和深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的文化涌入中国,大大开阔了国人的眼界。我们对待文化交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①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
②坚决抵御外域文化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积极学习、吸收各国优秀文化,以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
④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市场日益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我国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文化生活有“喜”有“忧”,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着多种选择。对此
①国家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公民应该坚持个性新潮另类的文化价值取向
③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大众文化,努力改造腐朽文化
④公民应该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以“感受中国”为主题的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于2011年6月24日在悉尼举行。在开幕式演出中,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及其团队将带来现代舞表演《云南映象》,演出以极富感染力的舞蹈语言,向澳大利亚人民展示了中国多民族文化的风情画卷。为中澳人文交流再添浓墨重彩,给双边关系发展注入动力。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文化年”的举办是中澳两国: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自2006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传播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能增强中华文化的的国际影响力
③有利于消除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能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下列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各民族文化只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没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多样性可以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体现出来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