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局部地图,完成下题:
(1)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 ,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
(2)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均填字母) 、 ;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
(3)①在 省境内;④在 省境内。
(4)分析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原因。
A.自然原因:
B.人为原因:
图1为“部分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GDP统计图”,图2表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3为“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都市区人口常出现负增长现象。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在图20中的________(国家)表现最为明显,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
(2)据图21、22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3)简述我国特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主要不利影响。
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澳大利亚南回归线附近东、西两岸降水量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2)说明图中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哪些地域分异规律。
(3)人口、城市的分布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试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主要分布规律。
(4)图19表示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试根据图1相关信息填写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含义。
①②③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2年10月16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正式开工。图16中阴影部分表示三线工程所经过的省区。
材料二:图17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影响范围统计图”。
(1)图1中甲、乙所在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试分析产生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原因。
(2)图2示意的外力作用是作用,三线工程经过的省区中受此外力作用影响最大的是,该外力作用强盛的季节是季。
(3)图1中甲地蕴含丰富的天然气和等非可再生能源,此类能源主要分布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中。甲地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其丰富的原因是。
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比较A、B两地风速、风向及图示时刻天气特征,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
风速 |
风向 |
天气特征 |
|
A |
|||
B |
(2)A、B两地易发生洪涝灾害,说明其多发的月份,结合水循环相关环节分析该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3)分析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