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体发育中,通过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目,同时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种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过程中,其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遗传物质均发生变化 |
B.细胞分化只在幼年的生物体内进行 |
C.克隆羊多利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
D.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
在下列4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某信使RNA的碱基中,尿嘧啶占20%,腺嘌呤占10%,则作为它的模板的DNA分子中胞嘧啶占()
A.30% | B.35% | C.70% | D.无法计算 |
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与蛋白质的根本区别在于()
①能精确地复制自己
②分子质量大
③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决定因素
④具有储存、传递、表达遗传信息的能力
⑤结构既稳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变,且这种变化可传代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③④⑤ |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关键是该实验证明了()
A.P元素只能用来标记DNA | B.侵染进入细菌的只是噬菌体的DNA |
C.蛋白质分子中一般含有S元素 | D.细菌中具有合成噬菌体蛋白质的核糖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