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 A.李慈铭否定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
|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
|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 |
|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②德国承认波兰独立
③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巴黎和会上威尔逊宣扬“十四点原则”的目的是
| A.维护世界和平 | B.建立国际联盟 | C.重新瓜分世界 | D.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
一战后,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直接目的是
| A.为了反对日本独霸中国 | B.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
| C.为缓和列强矛盾,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 D.同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
《九国公约》的下列哪项规定最能反映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
| A.维护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
| B.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
| C.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
| D.施用各种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
在《凡尔赛和约》签字前,德国的社会民主党议员勒贝说:“一个被剥夺权利的、饥饿的人民是没有工作能力的;一个被强奸的人民不仅自己的一生幸福落了空,而且他也会欺骗强奸他的人。”这表明
| A.德国不会在和约上签字 | B.工人阶级反对结束战争 |
| C.“和约”激起民族复仇情绪 | D.德国要求修改条约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