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 80m/s2.那么:
①纸带的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
②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和_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③从O点到所取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_________" J,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_____" J;(以上两空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如图为一多用电表表盘.
(1)如果用直流10V挡测量电压,则读数V.
(2)如果用“×100”欧姆挡测量电阻,则读数为Ω
用多用表的欧姆挡(R×1K)检查性能良好的晶体二极管,发现多用电表的表针向右偏转的角度很小,这说明()
A.二极管加有正向电压,故测得电阻很小 |
B.二极管加有反向电压,故测得电阻很大 |
C.此时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 |
D.此时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
用欧姆表测一个电阻R的阻值,选择旋钮置于“×10”档,测量时指针指在100与200刻度弧线的正中间,可以确定()
A.R=150Ω | B.R=1500Ω |
C.1000Ω<R<1500Ω | D.1500Ω<R<2000Ω |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当小车在l条橡皮筋的作用下沿木板滑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橡皮筋重复实验时,设法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所做的功分别为2W、3W……。
(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长木板、小车、橡皮筋多根、钉子、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等。还缺少的测量器材是 。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V的交流电
B.实验中使用的若干根橡皮筋的原长可以不相等
C.实验中,每次释放小车的位置可以不同
D.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3)图中小车上有一固定小螺钉,下图给出了4种橡皮筋与小螺钉的套接方式示意图,为减小实验误差,你认为最合理的套接方式是 。
(4)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某次所打的纸带如下图所示。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橡皮筋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
(5)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在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A.重物下落的实际距离大于测量值 |
B.重物下落的实际距离小于测量值 |
C.重物下落受到阻力 |
D.重物的实际末速度大于计算值 |
(2)有一条纸带,各点距A点的距离分别为d1,d2,d3,……,如图所示,各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要用它来验证B和G两点处机械能是否守恒,则B点的速度表达式为vB=___________,G点的速度表达式为vG=_____________,从B运动到G的过程中,若有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用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则机械能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