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
材料二 国务院于2009年11月2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材料三 2010年2月2日,是第14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 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口号是: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
⑴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
⑵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填选项字母) 。
A. 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 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
C. 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 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⑶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中要注意保护苇滩、湿地,苇滩、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填选项字母) 和 。
A. 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 B. 容纳、净化污染物
C. 增加河流水量 D. 保护生物多样性
⑷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
材料二 “佩普基诺”(“拇指西瓜”)源自南美洲。荷兰食品商发现它后,将之带回荷兰,进行温室栽培。近年我国从德国引种“佩普基诺”。
材料三 “佩普基诺”可春、夏季栽培,宜选在日光充足地区或塑料大棚内。适宜种植在质地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土壤pH呈中性或弱酸性时其品质较高。
(1)判断图中自驾游沿线的主要自然景观(植被)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判断理由。
(2)说出图中河流①的水文特征。
(3)图中A地欲大量引种“拇指西瓜”,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14年7月5日17时3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6.1级地震。当地时间2014年10月20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锡纳朋火山喷发,喷出的黑色火山灰气势汹涌,直冲云层。
(1)根据材料一,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
(2)根据材料一,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二,分析苏门答腊岛火山、地震多发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28~31日,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福州隆重开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将扩大核心区的辐射能力,有效实现梯度转移,直接推动中、西部若干省区的经济发展,营造区域经济共生多赢的格局。
材料二: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珠三角三大产业结构示意图。
(1)泛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珠三角地区的特色农业各是什么?
(2)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区位、资源、产业结构上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试从以上几方面分析泛珠三角合作的有利条件。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珠三角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第二产业应如何调整布局优化升级?
甲、乙两国历史渊源悠久,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析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成因。
(2)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分析乙国B平原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3)对比分析流经城市①的河流与流经②城市的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差异。
读越南北部地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图中城市布局特征,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说明红河干流在河口以下河段以航运作为主要开发利用方向的理由。
(3)红河下游平原地区是开发已久的水稻种植区。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