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图9回答1-3
1.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
A.粤、冀、晋、鲁 B.豫、辽、晋、陕
C.藏、川、甘、宁 D.冀、晋、陕、藏
图9
2.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
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 ②受灾面积大
③人口与城市密集 ④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
读“上海市卫星地图”。卫星获取上海市的信息,采用的技术是
A.RS | B.GIS | C.GPS | D.GOOGLE EARTH |
长江口潮汐明显,每天具有
A.一次高潮 | B.两次高潮 | C.三次高潮 | D.四次高潮 |
长江口外佘山岛是我国的领海基点之一。
A.佘山岛以东200海里是我国领海 |
B.佘山岛以西是我国领海 |
C.佘山岛外12海里是我国领海 |
D.佘山岛外24海里是我国领海 |
图为俄美朝韩日五国首都与北京相对方位及距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C国、D国分别是日、韩 |
B.五国中有三个国家和中国陆地接壤 |
C.六国都属于太平洋文化圈 |
D.六国首都都是本国经济政治中心 |
事关俄罗斯、美国的正确结论是
A.都濒临北冰洋 |
B.都有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
C.最大的河流都是内流河 |
D.都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
某小组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选取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图乙图。甲、乙两图正确地反映了地理环境变化的是
A.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 |
B.乙图反映由沿海向内陆的降水量变化 |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 |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的降水量变化 |
我国某地水热状况与④、D地区相似,则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
A.热带种植园 | B.地中海型农业 |
C.绿洲农业 | D.旱作农业 |
读“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该国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甲→乙→丁→丙 | B.甲→乙→丙→丁 |
C.乙→甲→丁→丙 | D.丁→甲→乙→丙 |
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容量 | B.国际移民 | C.国内迁移 | D.社会经济 |
下图是2013年2月17日中午卫星拍摄的美国南加州海岸上空形成的大气涡流。该涡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中心在北纬32度、西经120度附近。该大气涡流反映的天气系统是
A.热带气旋 | B.温带气旋 | C.台风 | D.反气旋 |
该天气系统对南加州海岸地区将带来
A.和风细雨 | B.狂风巨浪 | C.高温干燥 | D.阴冷雾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