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表3,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表3: 北京市国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构成
地区 |
河北 |
辽宁 |
山东 |
江苏 |
湖北 |
河南 |
黑龙江 |
四川 |
吉林 |
山西 |
湖南 |
上海 |
内蒙古 |
陕西 |
广东 |
所占比例(%) |
12.35 |
10.30 |
6.9l |
5.45 |
5.40 |
5.25 |
5.02 |
5.02 |
4.82 |
4.80 |
3.84 |
3.52 |
3.40 |
3.02 |
3.0 |
(1)说出北京国内旅游的最大客源地,并简述该省成为北京最大客源地的主要原因。
(2)分析江苏省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多于河南省的原因。
(3)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简述旅游业发展对北京城市发展的作用。
读“我国北方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
(1)图中各地区植被类型分别是:甲 _____、乙 _____、丙 _____。
(2)从甲到乙的植被分布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分异
规律;其中在全球范围看,在_____纬度地区这种变化规律表现得最为明显。
(3)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其自然带名称________________。
(4)限制丙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
读“地质剖面图”
(1)填写下列地质构造名称:C D
(2)寻找石油应在图中的处,找地下水应在图中的处。
该地区,背斜处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
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
(4)下列与图中B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双选)
A.渭河平原 | B.东非大裂谷 | C.汾河谷地 | D.长江三峡 |
阅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2)比较C、D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
(3)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简述核污染向B地扩散主要方式。
图6示意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读图回答问题。
(1)经济地带①的名称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经济地带③的发展速度在三个经济地带中处于第一位,其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下列各省与其所属经济地带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山西省——-① B.广东省——② C.云南省——③
(4)更能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是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或经济发展速度)。
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图15为我国某区域地图,图16为包头市1987—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17为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
(1)读图17,分析包头市1954—1964年在昆都仑河以西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
(2)读图16,指出1987—2002年包头市土地利用的总体变化状况,并对此变化作出解释。
(3)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分析包头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