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细菌A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出现菌落,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A,得到突变种a1,并接种于培养中,不出现菌落,但添加营养物质甲后,出现菌落;用另一剂量的紫外线处理A,得到突变种a2接种于培养基中,不出现菌落,但添加营养物质乙后,出现菌落;若将a1和a2一同接种于培养基上,数日后出现菌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菌a1和a2分别培养,均不能生长是因为紫外线处理导致细菌A发生了基因突变,从而无法合成营养物质甲或乙 |
B.物质甲和乙均是细菌A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
C.在实验中添加的物质甲或乙是作为生长因子添加到培养基中的 |
D.a1和a2一同接种于培养基上,出现菌落是因为细菌a1能合成营养物质乙,细菌a2能合成营养物质甲 |
下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精、卵要通过细胞膜表面蛋白进行识别 |
B.②、③过程存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 |
C.②、③发生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传递给子代 |
D.经④产生的细胞不具有生长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信息 |
甲、乙、丙、丁分别为绿色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有关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是
A.图甲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载体的数量和活性
B.图乙表示野外松树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
C. 图丙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释放的影响。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通常调节到图中B点所对应的浓度
D.图丁表示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在第Ⅱ阶段种子对O2的吸收量大大低于CO2的释放量,故第Ⅱ阶段细胞呼吸强度最弱
如图表示一个2N=4的生物个体的全部染色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号和4号染色体可构成一个染色体组,2号和3号染色体也可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
B.1号和2号染色体来自父方,3 号和4号染色体来自母方 |
C.在该个体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1号和2号染色体移向一极时,3号和4号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
D.在该个体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未必完全相同 |
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受重力影响,体现了茎的向地性 |
B.受重力影响,体现了茎的背地性 |
C.受水的影响,体现了茎的向水性 |
D.受光的影响,体现了茎的向光性 |
T2噬菌体与醋酸杆菌的相同之处是
A.都含有核糖体 | B.遗传物质都是DNA |
C.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都属于分解者 | D.都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