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1) △H=—Q1kJ·mol-1
2H2S(g)+O2(g)=2S(s)+2H2O(1) △H=—Q2kJ·mol-1
2H2S(g)+O2(g)=2S(s)+2H2O(g) △H=—Q3kJ·mol-1
对Q1、Q2、Q3三者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Q1>Q2>Q3 | B.Q1>Q3>Q2 | C.Q3>Q2>Q1 | D.Q2>Q1>Q3 |
下列物质必须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
①氯水 ②氨水 ③浓硝酸 ④氢氧化钠 ⑤溴水
A.全部 | B.①③⑤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Pd,H2O,HCl,PdCl2和一种未知物X。下列说起错误的是
A.该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Pd | B.未知物质X为CO2 |
C.每转移1mole-时,生成2molX | D.反应中CO作还原剂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能组成Zn,Cu原电池 |
B.①能证明Zn,Cu金属活动性强弱 |
C.②能证明酸性:HCl>H2CO3>H2SiO3 |
D.②能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短周期元素X,Y,Z,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 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Z>Y>X | B.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Z>Y |
C.原子半径:Z<Y<X |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X |
工业上常利用CO与SO2反应生成固态S单质和CO2,从而消除这两种气体对大气的污染:2 CO(g) + SO2(g) 2 CO2(g) + S(s) △H=-a kJ·mol-1(a>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B.若反应开始时投入2 mol CO,则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a kJ |
C.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并提高SO2 的转化率 |
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CO2的同时,消耗1mol SO2,则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