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为表现型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 |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
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 |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 |
B.一定能固定CO2 |
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 D.一定是植物 |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不同是
A.演替进行的时间长短B.演替产生的原因是否含有人为因素
C.演替进行的初
始裸地条件D.裸地形成前原生态系统的类型
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常用的两种装置,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中 |
某植物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
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下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食物条件、生活空间发生变化 |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