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A.43% | B.48% | C.52% | D.57% |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
A.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中染色体的复制 |
B.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C.第二次分裂中着丝点的分裂 |
D.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离 |
有两个纯种的小麦品种:一个抗倒伏(d),但易感锈病(r);另一个易倒伏(D)但能抗锈病(R)。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让他们进行杂交得到F1,F1再进行自交,F2代中出现了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结合的几率相同
C.F2代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能稳定遗传
D.F2代中出现的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品种占9/16
在孟德尔定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的原因是
A.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B.染色质螺旋成染色体 |
C.同源染色体分开 |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单体 |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
D.形状与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
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第Ⅲ代个体中,基因型不能确定的是
A.7 | B.8 | C.9 | D.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