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产生后,商品流通的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商品—货币”是“惊险的一跃”
③买和卖这两种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
④买和卖同时进行,一次成功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喜迎十八大,数字十年”显示:十年来,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2003年城填为37.6%,农村为45.6%;2011年,城镇为36.3%,农村为40.4%,这表明
| A.食品支出消费逐步增加 | B.居民的生活水平仍然偏低 |
| C.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D.消费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
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再一次刷新了全国旅游的纪录,据全国假日旅游部报告显示,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而长假期间出现的各种拥堵、爆棚现象也暴露了平日里带薪休假制度的不足,使集中休假再次被质疑。回答题外出旅游观光,按消费的对象分属于
| A.发展资料消费 | B.享受资料消费 | C.劳务消费 | D.物质资料消费 |
今年黄金周旅游市场日益火爆的根本原因是
| A.消费观念的变化 | B.社会经济的发展 | C.居民收入的增加 | D.高速免费通行政策 |
从劳动者的角度看,带薪休假制度的真正落实
①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增强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
③维护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义务④有利于缓解和分流旅游业的压力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2年经济工作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而刺激居民消费必须解决居民“有钱花”、“会花钱”和“敢花钱”。这里依次涉及到的因素是
①消费结构的改善②居民收入的增加③消费环境的改善④消费观念的更新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③ | D.②-④-③ |
人们的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A商品和B商品的关系如下表,则B商品中①②的需求量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生产者、经营者应对这种变化最有效措施是
| 关系 |
A商品 |
B商品 |
| 互为替代品 |
价格下跌 |
① |
| 互补商品 |
价格上涨 |
② |
A.增加 减少 扩大生产规模
B.减少 减少 提高劳动生产率
C.增加 增加 提高劳动生产率
D.减少 增加 进行市场调查
下列财经新闻中,可以用右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来正确描述、解释的是
| A.由于流通成本提高,今年8月份我国鲜菜价格同比上涨23.8% |
| B.9月以来,冬季消费者进补需求增加,导致海参价格上涨。 |
| C.受活猪价格上涨影响,仔猪收售有所带动,价格涨幅较明显 |
| D.温室甲鱼价格从每斤14元涨到26元,杭嘉湖地区温室甲鱼养殖发展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