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等量植物A和植物B的叶片置于密封透明装置中,在适宜条件下逐渐增强光照,测得密封装置内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以下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光强(mol光子/m2.s) |
0 |
10 |
25 |
50 |
100 |
250 |
500 |
600 |
|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
A叶片 |
-20 |
-10 |
-5 |
-1 |
6 |
15 |
28 |
35 |
B叶片 |
-2 |
-0.5 |
1.5 |
3 |
6 |
10 |
12 |
11 |
A.若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来表示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则得到的相应数值应该和上表相同 |
B.当光照强度为500 mol光子/m2.s 时,制约植物A和植物B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均为CO2的浓度 |
C.当光照强度超过100 mol光子/m2.s后,A植物的光合速率开始大于B植物,说明A植物更适合在强光环境中生活 |
D.当光照强度为50 mol光子/m2.s时,A植物中能够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而B植物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某地三年前办了一个养兔厂,由原来不到50只兔,繁殖到现在的上万只,在这三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符合( )
A.“J”型曲线 | B.“S”型曲线 |
C.直线上升 | D.抛物线 |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 |
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相对稳定 |
C.食物将不再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
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①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④迁出和迁入数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 | B.种群年龄结构 |
C.种群性别比例 | D.出生率和死亡率 |
用样方法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
A.样方的大小 | B.随机取样 |
C.五点取样 | D.等矩取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