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在改版时都改作“洋”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以下是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中国 |
英国 |
|||||
步枪 |
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
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
||||
火炮 |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
||||
火药 |
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
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
|
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郡县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科举制度 |
右图是根据湖南某地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选项是
A.1949一1955年亩产量不高是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未能恢复 |
B.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 |
C.1961年亩产量与1958年相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所致 |
D.1958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由于改进了农业技术和设施,再加上风调雨顺,所以该年实现了大丰收 |
报纸的新闻报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人民日报》刊登的内容说明( )
全国各地高产丰产的报道发表关于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A.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 |
B.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 |
C.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
D.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 |
右图是一幅某中学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所做的漫画,判断他最有可能是为研究哪一阶段的历史而作
A.抗战时期的大生产运动 |
B.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 |
C.十年探索时期的“大跃进” |
D.新时期的改革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