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题30图Ⅰ甲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乙表示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X、Y分别代表                  
(2)甲图中进行③过程的场所是     ,[H]在②③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3)根据图乙判断二氧化碳浓度从0.03%提高到1.22%和温度从20℃提高到30℃哪一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更大的方法是         ,乙图显示对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是         
Ⅱ.题30图Ⅱ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
内为神经中枢),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兴奋传导方向是        (以编号作答)。
(2)图中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
误的是       处(填箭头旁字母),该如何改正?
                                          
(3)图中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      个。
(4)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      (能、不能)
产生感觉。
(5)②中兴奋处的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题30图Ⅱ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定浓度的C02和适当的温度(25℃)条件下,测定小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mg/100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cm2叶·小时)
小麦
3
9
32
8

(1)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黑暗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2) 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外界限制因素主要是
(3) 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mg CO2/l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固定的CO2的量为(mg
C02/100cm2叶·小时)
(4) 研究人员发现小麦抗虫性较差,欲通过基因工程对该品种进一步改良,改良中涉及到的核心步骤是
(5) 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
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① 若实验测得c ≈ d,则说明
② 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你认为
该做法是否可行?。请说出理由。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它的结构基础是,兴奋从图中的A通过(结构)传递到B,A和B的遗传物质相同,释放的物质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2)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能或不能)被胆碱酯酶分解,原因是
(3)已知某些神经元含有NO合成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NO可弥散到另一神经元发挥其生理作用,并起到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作用。那么NO相当于一种__________。如果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由此可见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

请回答下列遗传问题:
(1)果蝇某性状的野生型和突变型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属于完全显性),其中一种纯合子致死。自然种群中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说明致死纯合子的基因型是(用A、a表示)。若要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请用文字简述方法和理由:
(2)假设羊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多对基因型相同的有角雄羊和无角雌羊交配,Fl中雄羊和雌羊均表现为有角;F1中的雄羊和雌羊自由交配,F2中有角雌羊、无角雌羊的比例接近9:7,有角雄羊、无角雄羊的比例接近15:1。由此推断,羊的有角和无角由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定律,F2中纯合有角雄羊的基因型为,F2雌羊中纯合无角雌羊所占比例为。(若有角和无角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神经靠近3的一端为向中段,远离3的一端为外周段。请回答:

(1)从蛙体内剥离出某反射弧的神经2(反射弧结构未受破坏,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并提供剪刀、电刺激仪等。要探究2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方法步骤为:①先,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2的向中段,若,则2为传入神经,反之为传出神经。
(2)从蛙体内剥离出某反射弧的神经2和神经4(反射弧结构未受破坏)并提供微电流计、电刺激仪等仪器,要探究2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可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2和4的神经纤维膜外,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2,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则2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次,则2为传入神经。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具有传递的特点。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氮流动的局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完成A过程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氨可为该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完成B过程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为
(2)在自然界中,完成C过程的生物有两类,一类是固氮:微生物,另一类是固氮微生物。
(3)影响芦苇等水生植物吸收和运输NO3的主要生理活动分别是;植物吸收的NO-3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和等高分子化合物。
(4)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假设该湖泊中藻类的总生物量(有机物干重)为m,每条鲢鱼的平均生物量为,n,则理论上此湖泊中鲢鱼数量的最大值为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