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的话:“俾斯麦老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英国与德国,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都彼此竞争。……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撕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从事战争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和德国的矛盾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矛盾
B.欧洲矛盾重重使战争成为一种常态的现象
C.因为经济利益的冲突使英德矛盾变得尖锐
D.德国与英国不值得为商业利益而进行战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

A.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独立的道路
C.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D.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有 ( )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继昌隆缫丝厂
③南洋兄弟烟草公司④苏州家庭手工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1863年的上海张謇,民国初年 1932年日军炸毁的上海工商界申请实行
洪盛机器碾米厂著名实业家商务印书馆全行业公私合营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新和谐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试图把公社建成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的社会。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基本原因是( )

A.欧文经营管理不善 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