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到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读图1,回答1—3题。
歌词中的小村庄从形成与发展的最佳区位来说,最有可能位于图1中的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下列经过或位于山西省的山脉和河流,自西向东排序正确的是
| A.黄河、吕梁山、汾河、太行山 | B.汾河、黄河、太行山、吕梁山 |
| C.吕梁山、黄河、汾河、太行山 | D.黄河、汾河、太行册、吕梁山 |
图中河流沿岸难以见到的景观是
| A.春季梨花绽放 | B.夏季麦浪翻滚 |
| C.秋季棉花丰收 | D.冬季冰坝阻流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千年一遇的日全食在我国的长江流域上演。江苏的苏州,浙江的嘉兴、杭州、上海、安徽的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
材料二 7月22日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的地区示意图
日全食现象发生在( )
| A.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 |
| B.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行到一条直线附近 |
| C.日月连线与月地连线成180° |
| D.农历十五、十六日 |
全食带经过省会城市的省级行政区中,不包括( )
| A.四川 | B.湖北 | C.江西 | D.浙江 |
报道中称苏州、嘉兴、杭州、上海、铜陵等城市成为“日全食经济圈”,但没有提及重庆、成都等,原因最可能是( )
| A.苏州等城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捷 |
| B.苏州等城市地处平原地区,日食观测条件最好 |
| C.重庆、成都多雾,且台风多发,且日食持续时间短 |
| D.重庆、成都等地,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不足 |
右图为世界某地区农田景观图,回答6~7题。
(1)形成该农田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热B.地形
C.土壤D.灌溉
(2)该农田景观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B.阿拉伯高原
C.西欧平原 D.巴西高原

读我国四条山脉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B.②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③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④是我国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穿越的山脉是()
A.① B.②C.③ D.④
某日,一位来自R城的游客在北京一宾馆住宿,此时R城的日期和区时与北京都不相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此可以推测R城的位置在()
A.东半球 东时区 B.东半球 西时区
C.西半球 西时区D.西半球 东时区
(2)与R城经度距离最近的海湾是()
A.比斯开湾 B.几内亚湾
C.孟加拉湾D.墨西哥湾
在一幅地图上,60°N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相距10厘米,地方时相差6小时,则()
| A.在该地图中相同距离赤道上的两点,地方时相差6小时 |
| B.该地图的比例尺约为1:500000 |
| C.该地图的比例尺约为1:50000000 |
| D.在1/50000000的地图上,表示与该图相同实地范围,图幅面积要增大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