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图3
(1)从材料一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在近代逐步瓦解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二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近代民族企业诞生于什么时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民族企业最早产生在哪些地区?
(3)根据材料二所给的图示判断,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并回答之所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4)张謇的企业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的主要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特征
中世纪这个概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代,后来泛指整个欧洲封建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认为,在中世纪,欧洲人经历了愚昧、封闭、遏制人性的“黑暗的世纪”。近年来,学者们经过深入研究发现,“黑暗的中世纪”的论断有失偏颇,中世纪在缓慢发展中孕育着新时代诞生的各种力量。请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两种观点。

法国王权的提高
“腓力四世时期,法国王权发展到新的高度。他为了赢得各阶层的政治支持,加强自己的地位,在巴黎圣母院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
问题:
(1)14世纪初,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2)为什么说腓力四世时期法国国王的权力“发展到新的高度”?
(3)你如何看待此时法国王权提高这一历史现象?

中世纪城市
材料一 “城镇最初也受其地区的贵族、主教或修道院的管制,这一点很符合逻辑。”
——本内特·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二 “有的贵族是迫于城市暴动和反抗的压力,才发现这些法令的,有的认识到他们辖地内这些繁荣的商业中心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而自愿发布这些法令;还有的贵族则主动在新城镇里发布特许令,他们规划街道的分布,建起城墙,另外通过给与优惠条件的形式吸引商人们的到来。”
——本内特·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三 (11到12世纪)“没有一个运动再比城市的兴起具有更持久的意义,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史开端。”
——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问题:
(1)为什么材料一里说“这一点很符合逻辑”
(2)材料二中讲到“城市特许令”,市民们为什么想要“城市特许令”?市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特许令”?他们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取得“城市特许令”?
(3)材料二里第三类贵族主动发布“城市特许令”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

罗马法系
材料一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
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
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
后才能受理。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
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
——西塞罗
材料二 虽然法律已经颁布,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完全由祭司集
团确定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可开会或可开庭。因此罗马史学家李维说:“市民法
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大祭司科伦卡
尼乌斯公开传授法律知识,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法律从秘密走向
公开,广受欢迎。
——周枏《罗马法原论》
材料三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
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公元212年,
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
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
——周枏《罗马法原论》
问题:
(1)从材料一罗马法有关规定,归纳出罗马法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公元前三世纪中期罗马法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四、五百年间罗马法又有什么转变?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从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人对法律有怎样的态度?

古代东西方文明特征
看图分析:古中国与古希腊在地形(地理环境)、适合从事的经济活动、政治制度的选择、文明特征这四方面的不同之处。


古中国
古希腊
地理环境


适合从事的经济活动


选择的政治制度



对外政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