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测量电流表G的内阻和一段电阻丝AB的电阻率ρ,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滑片P与电阻丝有良好的接触,其他连接导线电阻不计.现有以下器材:
A.待测电流表G(量程为60mA,内阻Rg);B.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横截面积为S=1.0×10-7m2,总长度为L总="60" cm);C.定值电阻R=20Ω
;D.电源E(电动势为6V,内阻不计);E.毫米刻度尺;F.电键S,导线若干
(1)按照电路图在图乙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闭合电键S,调节滑片P的位置,测出电阻丝AP的长度L和电流表的读数I;改变P的位置,共测得5组L与I的值.
(2)根据测出的I的值,计算出的值,并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各数据点(L,
),如图丙所示,请根据这些数据点在图丙上作出
-L的图象.
(3)由-L的图象可得待测电流表内阻Rg=________Ω,电阻丝电阻率ρ=_________Ω·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实验所提供的器材中,如果电源E的内阻未知且不能忽略,其他条件不变,则( )
A.仍能测出Rg和ρ B.Rg和ρ均不能测出
C.只能测出Rg D.只能测出ρ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①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丙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现选取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是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方法计算N点的速度,其中正确的是
A.vN=gnT | B.vN=g(n-1)T | C.vN=![]() |
D.vN=![]() |
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mm。
如图所示, 在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的正上方高h处水平抛出一个小球, 圆盘做匀速
转动,当圆盘半径OB转到与小球水平初速度方向平行时,小球开始沿OB方向抛出, 要使
小球只与圆盘碰撞一次, 且落点为B, 求和圆盘转动的角速度______.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最终得出平
抛运动的抛物线轨迹,在对其进行数据处理时,该同学未以抛出点为原点,而选取
轨迹中的其中一部分建立坐标轴x轴和y轴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设描出的
曲线就是小球的运动轨迹,其上A、B、C三点的坐标如图3所示,试根据此数据算
出:(1)小球的初速度为多少?_______。 (g取10m/s2)
(2)抛出点的坐标_______。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
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
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B;又将木板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C。
①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以上图中所给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