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德国领导人说:“让我们把这一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至于苏联,这个国家也被列在将来的牺牲者的名单上。”“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据材料可看出德国签此约的目的中不包括

A.在消灭波兰和进攻英法时,确保苏联不卷入战争
B.占领波兰和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好准备
C.破坏苏联和英法的反德同盟
D.在未来的战争中避免两线作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93年清乾隆帝复信英王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了()

A.统治者自诩为天朝上国的闭关心态 B.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居世界领先地位
C.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外贸无意义 D.乾隆帝为维护国家主权而反对外贸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处于列强的武力威胁和控制下,以下条约内容,能反映这一状况的是 ( )
①划定使馆界,外国派兵保护②拆毁北京周围的的一些防务设施③外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要地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有一个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首打油诗应首先出现在()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下图是一张上海某一历史时期的警官证。证件印章中所提及的“特别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奇特的“国中之国”现象。如果究其源头,此规定最早当出自 ()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望厦条约》 D.《天津条约》

在举行公民集会的哪天,所有的男性公民纷纷涌向一个公共场所,在那里选举与罢免公职人员,并决定是否判处某个公民的死刑。这样的场所应是

A. 罗马的元老院 B. 雅典的广场 C. 美国的国会山 D. 英国的法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