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回答1-2题。
1.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改革
2.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 )
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称为板块 |
B.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太平洋板块 |
C.大西洋中脊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的碰撞地区 |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 |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线与经线总是重合的 |
B.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
C.晨昏线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
D.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转,晨昏线不断东移 |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原因是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
B.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
C.九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且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
D.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 |
下列描述的植被变化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是
A.秦岭南坡比北坡林木茂盛 |
B.横断山区垂直自然带谱明显 |
C.乘飞机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植被明显变化 |
D.坐火车看到从海南省到漠河镇沿线植被发生明显变化 |
预防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有
A.修筑堤坝和植树造林 | B.修筑梯田和植树造林 |
C.修建水库和分洪区 | D.跨流域调水和修整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