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右下图,回答1-2题。
1.E处的一批物资要运到F处,走水路依次要经过( )
A.苏伊士运河、曼得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B.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C.红海、曼得海峡、土耳其海峡
D.曼得海峡、马六甲海峡、波斯湾
2.F地发展种植业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位于波罗的海沿岸。读图,回答第11题。
图中中心城区的城市形态及其形成的原因分别是
A.组团式、河网密集 | B.组团式、山地地形 |
C.放射状、河谷地形 | D.集中式、平原地形 |
“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h),一般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性。下图示意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读图完成8~10题。图中铁路交通通达度最好与最差的站点分别是
A.北京、福州 | B.广州、乌鲁木齐 | C.兰州、哈尔滨 | D.郑州、拉萨 |
下列自然因素中,对“最短时间距离”影响最大的是
A.气候 | B.地形 | C.河流 | D.地质 |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趋势是
A.数值变大 | B.数值变小 | C.变得密集 | D.变得稀疏 |
下图所显示的是我国某地形区。读图完成5~7题。分布在图中地区较为普遍的景观是
A.丘陵、山地 | B.平原、洼地 | C.高原、丘陵 | D.盆地、山岗 |
图示区域南部和北部分别属于
A.黄河流域海河流域 | 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
C.长江流域淮河流域 | D.珠江流域长江流域 |
流域内红壤性水稻土是传统技术条件下人与地理环境和谐相处的典范,它对当地
地理特征的折射不正确的是
A.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 B.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
C.经人为的水耕熟化,自然成土因素影响小 | D.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
下图是沿120°经线的海陆分布图,读图后完成1~4。
1. |
图中②处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2. |
图中①处洋流的流向为
|
3. |
当④处为高气压控制时,③地盛行风向是
|
4. |
图中④地所在国家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
读某地区城区分布示意图,完成24~25题。该地区城区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团状,河流因素 | B.团状,地形因素 | C.带状,气候因素 | D.带状,河流因素 |
最早发展成城市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