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完成1-3题。

1.  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2. 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距海远近
3. 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是(   )
A、灌溉农业   B、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    D、游牧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A.交通 B.地形 C.水源 D.能源

图示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A.银川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B.该区域包含10 个城市等级
C.青铜峡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吴忠市的服务范围 
D.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提升沿黄城市带的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

A.高新技术产业 B.交通等基础设施
C.旅游休闲业 D.重化工业

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

图中四个阶段表明()

A.①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等级不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逆城市化格局已经出现,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
D.④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下图中“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下题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开辟水资源,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图为北京空气质量指数播报图。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是
①固体垃圾②汽车尾气③沙尘④燃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列可减轻北京市PM2.5污染的合理措施是

A.市中心垃圾外运 B.限制汽车工业发展
C.大量使用洒水车 D.发展燃煤脱尘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